70、撲空

-

桃花妙境其實說大不大,因為若是從那片桃花林外看,這個地方一眼望到底,約莫一個尋常山村大小。可要是說小……那麽是真不小,至少進了這桃花妙境,就別想能夠沿著一個方向走到另一邊的儘頭。

這其中的玄妙,非是修真境能夠領悟的,隻能是出自證得修仙境之人的手筆。

而在這桃花妙境中,有三個供修士居住的地方。

一個是譚書常遇到過的竹林居,這是當年那些正道修士的後人,所聚集居住之地。還有兩個,一個是水蘆蕩,另一個桃鬼洞。

水蘆蕩與竹林居一般,也是正道修士聚集之地,隻不過和竹林居的區別在於,這裏住著的,是廣寒州的正道修士。

也就是本地人。

較之竹林居,這片已經在這桃花妙境經營了三百年之久的水蘆蕩,無疑是要繁華熱鬨。

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點,那就是這個地方居然已經形成了有規模的房地產行業。

能在水蘆蕩買下一小塊地來建房,是本地修士夢寐以求之事。

而那個桃鬼洞,這麽帶有邪氣的名字,自然是那些魔道修士聚集之地了。不過,這裏的名字雖然不怎麽樣,但這裏也很熱鬨。

甚至譚書常此前所見,到處擺攤,吸引修士聚集的那些人,還大多出自這桃鬼洞。

三個地方走下來,隻會覺得這桃花妙境,就彷彿是這甲五界的第二十六州一般。三個地方,三種不同的麵貌,雖然這攏共加起來不到萬人,但此地可都是修行之士,所呈現出來的觀感自然也是截然不同的。

黑心山外的那座清河城,作為戩峽派下的城池,雖然是一座標準的修士之城,但卻是仙凡混居,多的還是凡人數量。

若隻計算修士的話,其數量可能還冇這裏的一半。

甲五界雖然隻有一個修行境界,但想要真正入門,成為一名修士,那可不是光靠得到一部功法就行的。別看在琅守鬼城,譚書常隻是講了一遍,當時在場的七個玩家就都學會了,可那七個都是經過了詭異遊戲重重篩選的。

而且,修行功力也並非是可以無限製提升。修行路上,會因為自身,亦或者功法,再或者某種遭遇,出現各式各樣的瓶頸。

唯有破開了瓶頸,才能繼續提升。

有些修行之士到了一定年紀就開始荒廢修行,並不是他們真的想荒廢,而是他們實在是無法破開瓶頸。

不過這種情況多見於散修中,像那些傳承完整的修行門派,修煉一部功法會在什麽時候遇到哪些瓶頸,一代代修行下來,都早已經摸清楚了。

連帶著如何打破這些瓶頸,也都記錄在冊,代代相傳。

而這,正是各個仙門的傳承根本所在。

這也是為什麽會有“凡仙門弟子,必是修士精英”這一個說法的由來了。

當初,在奇天閣,那個給譚書常送信的少年,獲得了《七重魔身經》後,會表現得那般激動,除了這是上乘寶典功法外,也跟譚書常留在其中的修行經驗筆記有關。

此時,譚書常已經將這桃花妙境的三處修士聚集地都走遍了,他臉上不禁露出了些許詫異之色。

因為那位中年修士和其侄兒寧書奇,眼下居然都不在這桃花妙境內。

“都離開了?”

於是,譚書常隻好改為找那位桃君。

畢竟,根據那個鬼影所說的,祂隻是這個鳩占鵲巢的,正主兒還藏在那一具屍軀中。

不過,讓譚書常意外的是,那一具桃仙人的屍軀冇找到不說,就連那條季仙子,也都不見了蹤影。

“怎麽也不在這裏了?”

想了想,譚書常便找到了有過一麵之緣的那名修士,也就是當時為其好友出頭那位。

這名修士冇什麽問題,和這桃花妙境內的大多修士一樣。

“見過道友!”

因為那三百枚上玄大印的關係,所以這名修士再次見到譚書常,其態度倒是有些熱情。

“道友,我是專程找你而來,我想見一見季仙子,不知這位道友,能否引薦一二?”譚書常開門見山地說道。

同時,他也禮數十足奉上了準備的禮物。

很實在的五十枚上玄大印。

哪怕是在這廣寒州,這一筆數額的上玄大印,也是一份不錯的見麵禮。

不過,這一名修士卻是冇有收下。

“道友的這份厚禮,看來我是無福消受了。”這名修士搖了搖頭說道,一臉遺憾道:“季仙子的來曆,想來道友已經看出來了,她是蛇化洞窟出身。不過,季仙子素來神秘,再加上她神通廣大,所以除非是像上次那樣,恰好遇到季仙子外,便隻能先呈上信物,然後慢慢等待季仙子迴應了。短則三五日,長則可能要數月之久。”

“那麽蛇化洞窟的人,可有辦法聯係到季仙子嗎?”譚書常說著這話,便直接把這五十枚上玄大印,推到了這名修士麵前。

對譚書常來說,錢這種東西,永遠是不值得留在手裏的,隻有將錢轉化成對自己有利的好處,纔是值得的。

畢竟上玄大印的價值和認可度,是靠著子玄朝的太乙精金兌換體係,才能夠維持下來。

然而,雖說子玄朝弄出了很多消耗上玄大印的方法,比如不加入朝廷,動輒花費數額驚人的“水靈尊”。但由於為了獲得仙門的認可,朝廷每年都會專程為各大仙門煉製一批上玄大印,所以這上玄大印的總體存在量,其實是一年比一年多。

也就那幾個占據了大頭的頂級仙門,都很有經濟意識,竭力剋製了自家門內上玄大印的流出,這才使得子玄朝的上玄大印,其價值始終冇有太大波動。

但這東西其實也跟昔日的譚家一般,早晚是要爆發一波的。

所以在知曉這一內幕後,譚書常就對上玄大印不怎麽上心了,真有需要也是去當錢的搬運工。

“多謝道友!”

這名修士明白譚書常這一舉動的意思,當即歡天喜地的收下,然後便立馬向譚書常解釋道:“道友有所不知,蛇化洞窟有一個不成文且不昭告天下的規矩,那就是其門內弟子一旦蛇化,那麽這一弟子便和蛇化洞窟再無瓜葛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