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1章 拜訪

-

[]

沈大郎嘴角不自覺往上勾,等他意識過來,就彆過臉咳嗽一聲。

這丫頭雖說花錢如流水,也挺會勤儉持家的。

兩個筆洗就幫他節省了二錢銀子呢。

雲苓對講價很感興趣,拽著陳小桑說起講價的事。

陳小桑一點不藏私,把自己多年的講價經驗一一傳授。

幾人說說笑笑,就到了魏家。

雲苓懶得進去,就逼著天冬跟她找了家小飯館吃飯等著。

陳小桑很貼心:“大郎哥一個人進去會害怕的,我陪你一起。”

沈大郎:......他怎麼會怕他自己恩師

不過,她一片好心,他也就由著她了。

魏夫人纔打開門,眼前就出現了兩大包東西。

她一低頭,就瞅見一個嬌俏的小丫頭正笑得眉眼彎彎:“夫人好,這是大郎哥特意買來給夫人的。”

其實是她買來自己吃的,上門總不能空手,就著用一下。

魏夫人樂得接過去,應了聲,纔看到是沈大郎。

她笑著道:“大郎來了?你先生正在屋子裡等你呐。”

沈大郎尊敬地喊了師孃:“本該昨日便來的,隻是家父不捨,今日纔來,師孃彆見怪。”

這便是托詞了。

昨日還冇買禮物,怎麼能來拜訪呢。

不過這話讓魏夫人聽著心情好啊,把他們兩人迎進屋子。

兩人被帶進屋子時,鄭先生竟然也在。

沈大郎行了禮,便立即向鄭先生賠罪:“昨日我就該去拜訪鄭先生的,是我失禮了。”

鄭先生不在意地擺擺手:“昨日你們村的老人都去陪你,你定是抽不出時間來的。”

陳小桑嘴甜道:“鄭先生最通情達理了,一早來魏先生家等大郎哥。”

被拆穿心思的鄭先生很不自在地喝了口水,就道:“你倒是什麼時候來村學繼續讀書”

陳小桑縮了脖子,不吭聲了。

魏先生驚奇:“你還收了女學生”

“她聰慧過人,家裡便把她送到村學來讀書。”鄭先生瞥了陳小桑一樣,就道:“隻是她已經半年冇來上學了。”

魏先生驚奇:“這是為何?”

“我在學醫術,還要幫我師父開醫館,就很忙,顧不上學業了。”陳小桑乖巧地應話。

實際上,當然是她已經學會大部分這個時代的字,不用再費時間學習了。

魏先生笑道:“能轉醫學倒是不錯,往後還能幫著家裡人調養身子。”

鄭先生難得見到陳小桑,就好好叮囑了一番:“你要好好跟你師父學醫術,有空了多看看書。”

“知道了魏先生!”陳小桑笑得燦爛。

鄭先生便不好再責備她,轉而問沈大郎:“這次考試覺得如何?”

被問道正經事,沈大郎就端端正正應道:“前麵四場倒還好,隻是最後一場,我寫得不太好。”

“最後一場是什麼題目”

“此次旱災。”沈大郎滿臉凝重:“旱災之下,朝廷的處理方式如何。”

鄭先生抓緊了椅子把手:“你如何寫的”

沈大郎就瞅了眼旁邊的陳小桑。

魏先生會意,便笑著對陳小桑道:“你去找嬸嬸,讓她上些茶來吧”

陳小桑很識相地應了聲,就出去了。

沈大郎將自己寫的文章背了一遍。

鄭先生慘白了臉,猛得一拍桌子:“你怎能如此寫”

“朝廷拖延,下頭官員瞞報,才致使旱災如此嚴重。”

沈大郎不覺得自己寫的有錯:“我們縣都有不少流民,可到現在,還不能給他們安頓,這便是收尾工作冇做好。”

鄭先生聽得心慌。

魏先生卻滿是欣賞地瞅著沈大郎:“你倒是跟鄭先生很是相似。”

“跟我相似就不好!”鄭先生震怒:“當年我不懂事,就是寫了這樣一篇文章,從此就再無法參加科舉!”

鄭先生滿眼憂傷:“睿庭,你要走先生的老路嗎?”

“若是為了明哲保身就不聞不問不聽不說,就算我考上科舉當了官,也隻是一個庸官。”

隻是的沈大郎一點不懼怕他先生的威嚴:“若隻是一個庸官,我倒不如也當一位先生,教書育人。”

“隻有走進官場,你才能幫百姓造福!”

沈大郎反駁:“若是我一次違背良心,這便會稱為一個藉口,讓我一次次違揹我的良心,往後隻會離初心越來越遠。”

“難不成你想跟我一般,一輩子隻能給孩子啟蒙”鄭先生紅了眼眶。

他當年也是有滿腔的抱負,可是如今,什麼也做不了。

讀書,不過是給他一些慰藉。

沈大郎,已經是他教書多年,見到的資質最好的孩子,他不想沈大郎走他的老路。

沈大郎卻道:“若是朝廷連不同的聲音都不許出現,就已經是根都爛了,我即便進去了,也隻會碌碌無為。”

“你讀書是為了什麼?不就是考科舉當官”

“不是,我當官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。可我知道隻有我一個人是不可能有什麼成就的。”

沈大郎坐得更直了些:“這篇文章便是我的投石問路,事實證明,我遇到的都是好官。”

鄭先生呆住了。

投石問路......

以自己的前程為籌碼,來投石問路

他不知該誇自己學生聰明,還是擔憂他的大膽莽撞。

倒是魏先生暢快地“哈哈”大笑:“鄭先生,我們這學生倒是青出於藍了。”

鄭先生心頭激盪:“若是你失敗了,連秀才都考不上,你又要如何?”

“那就回來跟我爹一起賣豬肉。”沈大郎毫不猶豫:“我爹一直想我子承父業。”

實在不行,他上山打獵,也能養活自己。

魏先生的笑卡在喉嚨口,隻能發出“哢哢”的聲音。

好半晌,才舒緩了神情,笑道:“能屈能伸,不錯不錯。”

他扭頭就對鄭先生道:“大郎比你運氣好哇。”

鄭先生舒了口氣,就道:“這回運氣好,遇到的判卷官員正直,可下回呢?”

鄭先生就看向眼前的學生:“二十歲前,你不許去參加會試。”

“你這......他要錯過兩屆呐!”魏先生著急。

鄭先生板著臉道:“他的性子需要再好好磨磨,真就這麼放任他,往後下場怕是好不了。”

無論如何,他不能讓沈大郎這塊璞玉走他的老路。

-